【编者按】以100年时间维度为经,以100座特色城市为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以“百年初心映百城”为主题,选取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重大经济发展成就的100座城市,通过全媒体报道形式,讲述城市发展故事,传扬新时代的新乐章。在“百年初心映百城”广西篇,央广网广西频道走进梧州、百色、桂林、南宁、河池、柳州六座城市,探寻红色基因,捕捉百年发展的时代印记,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建设新面貌。

  央广网桂林6月24日消息(记者黄月芬 通讯员吴良艺)百年,是一个刻度,标注着发展的高度;百年,是一次跨越,丈量着发展的幅度。

  走进“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昔日炮火纷飞的战场,如今正描绘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美丽画卷。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全域旅游在这里方兴未艾;呵护秀美山水的理念在这里深入人心,青山碧水现新颜;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科学技术助力产业提质增速,乡村振兴在这里驶入“快车道”……走过建党百年的峥嵘岁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桂林儿女,赓续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血脉,敢教日月换新天,今日桂林恰是风华正茂。

  江水汤汤 湘江精神永难忘

  1934年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几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这一战成为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87年岁月流转,强渡湘江的硝烟早已散去,红色火种却在桂北大地世代相传。

  缅怀革命先烈,是对忠魂最深沉的告慰。多年来,桂林市全力做好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保护和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工作。截至2019年8月,桂林市完成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等68项湘江战役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在桂北大地保护、传承、弘扬长征文化精神。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央广网发 黎子琦摄)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位于桂林市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多年来发掘收殓的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于此。

  15.8米高的红军强渡湘江的巨型浮雕,红军长征路线图,脚山铺阻击战模拟场景,油画《浴血湘江》……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里一件件展品重现了红军长征的烽火岁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么多革命历史、这么多牺牲奉献,需要让世人知道。”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90后”讲解员邓欣弘说,讲好长征故事,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参观者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传播红色正能量是她的责任与使命。


邓欣弘为参观者讲述湘江战役的历史(央广网发 吴良艺摄)

  据悉,湘江战役“三园三馆”对外免费开放至今累计接待参观者5.1万批次、820多万人次。昔日湘江战役主战场,今日依旧澎湃着红色气息,以“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湘江战役精神,引领着桂林人民在新时代长征路上铿锵前行。

  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踏新途

  《诗经》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千年宏愿,桂林人民如何圆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市吹响精准扶贫的冲锋号。面对这场硬仗、持久仗,桂林儿女勠力同心,尽锐出战,合力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特色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扶贫要点,开对“药方子”,脱贫“对路子”。

  久困于穷,冀于小康。翻开桂林市的减贫答卷:29.7万农村贫困人口、510个贫困村、3个贫困县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0%……一组组数据,成为了桂林人民圆梦小康路上的最佳注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近年来桂林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已形成水果、蔬菜、食用菌、冷水鱼、毛竹、花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的局面。

  毛竹山村是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委的一个自然村,距离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约10分钟车程。“泥砖瓦,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山”这句顺口溜道出了毛竹山村曾经的窘境。为了寻找致富的金钥匙,村民先后尝试过养蝉、种植柑橘等,但都没有成功。


毛竹山村的“葡萄绿色长廊”(央广网发 黎子琦摄)

  2002年9月,全州县才湾镇天福联妇女葡萄协会负责人来到村里,提出想在毛竹山发展葡萄产业。一开始,村里不少村民面对这个“新品种”都不敢尝试。王海荣与同村的几名村民一番合计后决定跟着干,成为了村里的葡萄产业带头人,第一年全村种了50多亩。

  毛竹山村专门成立了“葡萄种植协会”,王海荣主动担任起会长,负责为群众跑资金、寻技术。通过精心管护,50多亩葡萄次年就喜获丰收,亩产值8000多元。看到种葡萄能挣钱,村民们纷纷要求加入协会,一片片荒地被打造成“葡萄绿色长廊”。如今,毛竹山村葡萄种植总面积达320亩。按去年的价格,每亩收入1万元左右,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

  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科技托起乡村振兴,是桂林市总结出的经验。随着大面积的葡萄种植,村民碰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2013年,桂林市开始选派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为村民解决葡萄种植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桂林市以此为经验,向全市推广。据介绍,2015年至今,桂林市共选派2017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各个乡村,打通了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晶莹剔透的葡萄成了村民的“致富果”(央广网发 周燕摄)

  诗意山水 擘画旅游新蓝图

  羊角山下,遇龙河畔,形如鸡窝的鸡窝渡村坐落其中。然而,坐拥声名响天下的桂林山水,曾经的鸡窝渡村却吃不上“旅游饭”。

  “以前每天下地干活,不仅劳累,有时候天气不好、市场价格不行,一年赚不了几个钱。”说起从前的日子,莫桂红不禁感慨。

  “真的像鸡窝一样又脏又乱,别人都说,有女不嫁鸡窝渡。”鸡窝渡村村长徐文通说,以前村子里养殖的牲畜到处乱窜,房屋凌乱,游客都不会往村子深处走,村民也只能到遇龙河景区打零工,收入不稳定。

  脏乱的人居环境与美丽的自然风景完全不搭调,旅游如何发展?改!2019年7月以来,鸡窝渡村组织村民共同开展“五拆五清五建”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环境卫生,提升村容村貌。

  盛夏六月,环绕鸡窝渡村一圈,只见全村房屋风貌统一,道路宽阔整洁,房前屋后都有着自己的小花园,村里建起了一栋栋民宿酒店,一家家农家餐厅,俨然成了一个“网红”民宿村。


村容村貌提升后,鸡窝渡村的民宿产业蓬勃发展(央广网发 黎子琦摄)

  “现在在家里经营民宿,只要把民宿信息挂到网上,游客就能看到。我在民宿旁边也开了农家乐菜馆,地道的本地菜很受游客喜欢。自己还进了一批电动车,出租给游客,方便他们在周边游览。”说起自己的新“事业”,莫桂红喜不自胜。

  “鸡窝”变“凤巢”。如今,村子里旅游从业人员达200余人,旅游业已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9年人均收入超过37000元。

  “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宜居城市。”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桂林市考察时,对桂林发展旅游寄予深切厚望。

  旅游业是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桂林市坚持多业态旅游发展,全力推动旅游品质提档升级。

  一江碧水清澈如玉,两岸青山奇峰叠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尽情挥洒,向世人展现着桂北大地的壮美奇绝,生态漓江游已成了八方游客来到桂林旅游的首选。


生态漓江游成为游客来到桂林的“打卡”热点(央广网发 吴良艺摄)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等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重走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研学旅游……红色旅游在这里蓬勃发展。

  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打造“山水+乐园+商业+酒店”复合型文商旅形态,全方位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是山水之外的桂林城市新名片。

  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十四五”新征程,桂林市正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桂林旅游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不负山水 碧水青山焕新颜

  72岁的市民李先生每天总会准时出现在南溪山公园,站在南溪河边练上一套健身操,这里是李先生每日打卡的“健身房”。

  然而在以前,南溪河却让不少市民躲得远远的。“河水都泛白了,像过期的牛奶一样,走近就能闻到馊臭味。”说起以前的“牛奶河”,施女士记忆深刻。

  此前,南溪河附近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南溪河,导致内河发白、发臭,最终“污水”又流入漓江,一江碧水被污染。

  在漓江沿岸部也曾出现乱挖、乱建、乱养等行为,漓江风景名胜区内采石场曾达10余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一度严峻。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才是像桂林这样的国际化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把一江清水、奇秀青山还给漓江?2013年4月,桂林开启了一场力度空前的漓江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一系列工程,对漓江流域的网箱养鱼进行了清理整治,拆除了岸边的畜禽养殖场,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关停漓江流域所有的采石场,并对多个采石场实施了生态修复,总面积达136万平方米的裸露山体重新披上了“绿装”。

  漓江上的多艘住家船得到全面清理。长年住在船上的群众搬上岸,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安置房,还获得一定的安置补助。

  生态保护,久久为功。通过全面治理,漓江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如今,漓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0.46%,漓江干流水质达标率为100%。 

  人不负山水,山水定不负人。今日漓江,青山奇峰叠翠、江水清澈如玉,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一幅诗意山水画卷正徐徐展开。


碧水青山今又在,山水桂林旅游更具优势(央广网发 吴良艺摄)

  回望来路,何等艰辛。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桂林人民正用奋斗打磨出美好未来的模样,以果敢坚毅的步伐向下一个百年目标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