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主办的“万卷·书生——馆藏清代广西方志舆图”展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展出展品42件(套),其中古籍32部39册,文物3件(套),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为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是馆藏重要组成部分,共有近3万册。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立足馆藏古籍资源,策划实施了“万卷·书生——馆藏古籍陈列”,这是该馆改扩建完成后的首个古籍专题陈列,促进了馆藏古籍的整理研究和保护利用。

为持续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古籍展示,推广普及古籍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持续加强馆藏古籍的研究和阐释,加强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打造“万卷·书生”系列展览,定期更换内容主题。

展览现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供图)

据悉,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目前藏有广西地方志书文献约180部,近1200册,包括省志及府、州、县等多个旧时行政区的地方志书,版本类型有刻本、石印本、铅印本、抄本、影印本等。本次展览根据广西壮族地区博物馆藏清代广西方志舆图的类型,分为“疆域图·城池图”“衙署图·学宫图”“山川名胜舆图”“其他类型舆图”四个部分,在普及方志及方志舆图相关知识的同时,力图通过清代广西方志舆图,呈现和探寻广西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缩影及其历史内涵。(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编辑:张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