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2月26日消息(记者梁瑜琳 实习记者徐艺丹)2月26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广西海事局强化监管和服务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取得新成效,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水运平稳增长,水上应急搜救成效显著,人命救助成功率96.97% 。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广西海事局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统筹推进15个专项行动,出台了15个渡口渡船、旅游快艇管理等相关制度,完成了1800余艘旅游排筏、6600余艘农(自)用船登记造册;健全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联席协调机制,扎实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实施“一船一策”监管措施,持续加强船籍港船舶管理;同时还组织了北海高速客船海上大规模人员撤离等演练110场次,成功防抗超强台风“摩羯”和17轮强降雨、7次超警戒洪水侵袭,安全转移受困群众536人,应急处突能力不断增强。
在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广西海事局服务“新三样”运输,在“渝车出海”海事监管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拓展建立了柳州锂电池“本地监装,抵港直运”一箱出海机制;为RCEP成员国船舶进出广西口岸开辟“绿色通道”,单船通关审批时间压缩到平均半小时以内。据统计,广西海事局完成集装箱船舶“套泊热接”“船舶并靠”1100多艘次,单船待泊节约时间2.66小时,为企业节约成本超7000万元。
在保障重点航段安全畅通方面,广西海事局对大藤峡、桂平、长洲船闸航段实施了“挖潜提效”措施。2024年长洲船闸年过货量2.2亿吨,大藤峡船闸年过货量48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19%、19.6%;优化北部湾船舶进出港交通组织,保障了426艘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安全通航;在推动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2024年广西海事局公布了11个开放泊位,其中单次公告开放的就有8个泊位,创历史新高。
为了更好地实现海事监管和服务保障,广西海事局实现全国统一的“海事通”APP和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在广西全面应用,将辖区12座船闸基础数据信息、14套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风电前端感知设备接入了信息化监管平台,补点建设了24个CCTV视频监控点,试点建设了5座智能化巡航无人机站,智能化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构建起规范执法的“大监督”格局,广西海事局和各分支局健全了42个履职体系,在基层执法机构建立了768项现场执法履职工作标准。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