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9月9日消息(见习记者梁瑜琳)9月7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推进高水平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决定》相关内容,全面介绍广西推进高水平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成效和重大举措。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不断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广西聚焦政务、要素、法治、市场、创新‘五大环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广西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排全国第3位、第8位,企业开办、政务服务指标优化等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周异决在会上介绍。

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举全区之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建设,如今该运河已迈入全线动工新阶段。同时,广西聚焦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通道体系,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增加到8820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超700万标箱;2023年1—7月,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28万标箱,同比增长12.7%。

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通粤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快速通道网络;加强与大湾区产业集群精准对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南自贸港协同联动,深化与湖南、云南、贵州等周边省份的务实合作,不断增强全方位开放发展势能。

据了解,广西已成功举办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吸引了超过40个国家110多万客商参加,东博会、峰会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当前,东盟连续2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持续推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走深走实,广西正在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以及百色、东兴、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一批重大开放平台。

编辑:安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