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记者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获悉,为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探索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路径方法,广西率先在全国实行林权登记财政资金激励,给予国家级、自治区级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一次性200万元补助经费。其中,南宁市邕宁区和贺州市八步区作为国家级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共获得133万元;百色市乐业县、来宾市兴宾区作为自治区级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共获得67万元。

据介绍,邕宁区通过系统谋划构建紧密的部门协作机制,共建平台、集成业务数据,自动读取户籍信息、林权地籍调查、林地承包合同补充协议以及林权历史登记数据,实现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免费、高效办理林权类不动产权证;八步区创新“1个专班、3个部门联动、3种技术成果套叠、1个部门统一管理”的“1331”部门贯通工作模式,将约95%的权属界线核实、指界工作通过内业完成。同时,建立了广西首个林权登记府院联动机制,着力处理一批影响确权发证的历史遗留矛盾纠纷案件。

目前,这两个国家级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已形成“内业为主、外业为辅”的林权登记地籍调查模式,林权地籍调查成本已从35元/亩直接压缩至6元/亩,实现了低成本核发林权类不动产权证。(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韦伊净)

编辑:张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