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梧州12月14日消息(记者罗兰)广西梧州市属丘陵地貌,地质环境脆弱,降雨量充沛,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全市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达56.78%。近年来,梧州市积极探索地质灾害防治新路子,通过运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和设备,创新科技防灾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显著。

走进梧州市长洲区新闻路宝石园8号地块,道路一侧设置了一块醒目的地质灾害宣传展板,在提醒市民群众注意这里有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同时,也介绍该处所使用的地灾防治新技术。

宣传展板(央广网发 黄凤栖 摄)

“梧州市宝石园8号地块北侧滑坡隐患点是一个高60米的陡峭边坡,受周围施工及常年降雨冲刷影响,坡面土质松软,有明显裂痕,如遇强暴雨天气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次生灾害。目前,该隐患点已发生了整体滑动,预计规模12.7万立方米,对坡顶电塔及坡脚新闻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梧州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扶元平说。

滑坡航拍图(央广网发 梧州地质环境监测站供图)

鉴于该滑坡具典型性且危险性大,梧州市选取该处滑坡作为监测试点,在全国首创推出了“北斗+广播”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地质灾害提前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央广网发 黄凤栖 摄)

该系统融合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监测技术、高精度定位虚拟基准数据网格播发和切换等一系列新技术,支持广西全域内联合监测布网,系统平面和高程监测精度达到了毫米级。

“‘北斗+广播’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成本低、精度高、覆盖性强、可自动监测,能够实现提前预警预报,为广西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高精度、自主可控、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梧州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刘小明说。

预警预测,科技先行。近年来,梧州市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探索新技术,进行科技创新,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和能力,已初步实现市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化、预报预警科学化。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站参与研发的‘北斗+广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应用获得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金奖,在梧州试点成功预警了多次;研发的多深度含水率监测设备,通过对边坡的含水率监测可实现花岗岩风化土质切坡建房地质灾害提前预警,目前该设备已取得了专利权。”刘小明说。

目前,梧州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26处,地质灾害易发村屯425个,切坡建房1.1万余处,威胁户数4450户、威胁人数19064人、威胁财产超10万元。2022年以来,梧州地质环境监测站共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排查165次,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131处,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产品161次;新建40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站点,累计监测站点达到183处。2022年以来,梧州市通过“人防+技防”,在册隐患点未出现人员伤亡事件。

编辑:黄月芬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